看书吧 - 历史小说 - 替身农妇养娃记在线阅读 - 301 说什么书中之道在书外

301 说什么书中之道在书外

        若梅娘还在,她兴许能看出些端倪来,毕竟是她的家人,总会有些许印象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真是梅娘的家人找来,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奇迹啊。梅娘她一没信物二没特别的胎记,他们是怎么认定梅娘就是他家的人呢?

        董梅突然想到顾老头,当初顾老头说要帮她找寻家人,他可是当年的经事人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定是他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人家既然暂不捅破这事,她也不着急。自己手边事情一大堆,也无暇顾及其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五日后,她如约来到印坊,老蒋已经将印好的字典整理好,只待董梅检阅无疑后,装箱上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蒋师傅,非常好,多谢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董梅塞给老蒋一个三两银子的红包,又递过一袋碎银子,叫他拿去给伙计们分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……你已经付过酬劳了。”老蒋有些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我请大家吃酒的。”董梅道,“放心,曾大人不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不是……那也不好吧。”老蒋迟迟不接那银袋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加班加点地忙活,这是你们应得的报酬,就算曾大人知道了,我自会解释。”董梅笑道,“蒋师傅,您就别客气了。日后我这还有很多事儿要麻烦您和大家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正忙着整箱的伙计们听着心里舒坦极了,并不单单是为着那点银钱,而是自己的劳务被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尊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李娘子太仁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人他们是头一回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他公差来交代事儿的时候总是高高在上,视他们为苦力,从没句中听的话,更别说什么吃酒的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四大箱子被抬上了马车,董梅再一次表示感谢后,挥起马鞭朝学院奔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先给孔夫子和学子们瞧瞧,免得走回头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孔夫子双手捧着近尺厚的字典,定定神没说一句话,而是把字典小心放在桌案上,细细端详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小心翼翼打开字典外书皮,里面分为上中下三册。这字典远没有董梅前世所用的字典完整详尽,但是大致是一样的。因为拓印字体不够精小,所以字的用法上省略了很多,这也是无奈之举,否则这字典得三尺厚才编订得下。

        没等董梅讲解,他就明白了这字典的用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孔夫子掂量了书的重量,道:“若是编撰一套大楚所有文字的大字典,且释义再详尽些,怕是要厚上三四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梅顿了顿,“若是印坊能将字再弄小点那就更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字再小点?”孔夫子道,“那样的话阅起来怕是不方便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觉得这最小号的字已是看得费劲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,这是工具书,主要是用于查阅的。”董梅道,“一般不会长期盯着页面看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孔夫子点点头,“甚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梅递给他两套字典,一套送给他,一套给学子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李娘子,这书作价几何?”孔夫子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书不卖的。”董梅笑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是暂时不卖,毕竟会用的人不多,日后若是有需求,再加印也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 听说不卖,孔夫子一下子泛起愁来,“李娘子,我是想给几位老友寄几套过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说,您要几套。”董梅爽快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五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梅立马折回马车,搬了五套字典放在桌案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一定要给钱才行啊。”孔夫子轻轻抚摸高高一摞的字典,面带愧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您再说钱的话我都脸红了。”董梅道,“这里面好些是您和学子们的功劳呢。要说钱也是我给你们才对,我都厚脸皮的没掏腰包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这丫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一出,孔夫子也哑然一瞬,与董梅相交数次,他越发喜欢这位小娘子了。在他眼里,董梅差不多跟他闺女一般。不过老夫子可没闺女,仅有一子,在外地为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,我原本还想编撰一本更为全面的字典,现在看来怕是没这本事了。”董梅故作叹息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就没本事了?”孔夫子道,“你这丫头让我这教书几十年的老头子汗颜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本字典已经开创了先河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有个问题他一直很纠结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底是什么样的灵感让这年纪轻轻,文墨不深的丫头想到编撰字典的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董梅肚里有几点墨,他一早就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初见之时,只觉得她满脑子生意算计。他也不甚在意,真正让他开始关注董梅的是得知她要办学堂。

        据他了解,董梅不光想着自己发家致富,还带领全村子人创收益。除了她让出了毛衣手艺,使得很多人家有银钱在灾前屯粮屯柴外。

        更令他惊讶的是,曾大人发动大户人家捐钱防灾的主意,竟然是她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她在京都举办什么拍卖会,所得全部银两均捐给了梧田镇,用于防灾救灾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胸怀,怕是要令很多人汗颜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不拘一格,聪明睿智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想出编撰字典这样的事,也不足为怪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志远曾经跟他探讨过,说什么书中之道在书外,当时他既没赞同也没反对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一直搁在他心里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明白,董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,胸无点墨,但是所悟天下道理却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丫头,您看这样行么?”孔夫子稍稍往董梅身旁靠了靠,“这大词典我起头弄,你只需一旁指画指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行啊。”董梅挑了挑眉,“这大词典必须得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、满腹经纶的先生来编撰才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正是今日董梅来找他的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夫子谦虚,哪里还需要她来指点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求着董梅教了他几个拼音,发现这是规范读字的绝妙法子。这儿的发音吐字没一处相同的,只能是大致相同,对于初学者来说认字读字非常费劲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普及了这拼音,全楚上下读音一致,那将省去了多少交流障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,若是您还想认这拼音,就问志远吧。”董梅调皮地眨了眨眼,因为老夫子太过好学,看样子要把她留下来当拼音先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孔夫子干咳两声,把字典合拢,若有所思地看着董梅。

        董梅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,就溜之大吉了,她还得送两套去给曾泰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赶巧的是,在街上遇见了苗盛,索性将字典交给他带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李娘子,要不您随我一道同去,我们大人好像有事找您呢。”苗盛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行吧。”她本想着偷个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