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书吧 - 历史小说 - 替身农妇养娃记在线阅读 - 第五十一章 不能抢了婆婆的买卖

第五十一章 不能抢了婆婆的买卖

        罗氏的卤菜定是比不过董梅的,据说一股子橘子皮的味道,外加辣味足,才掩盖了大肠的腥臊味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她卖得便宜啊,十三钱一斤,也是有人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梅娘,你那要是不降价怕是不好卖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妇人言里言外希望她降价卖,两边价格相差七钱,若是董梅还按照促销价格卖,那大家还是愿意买她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董梅能否卖得出,旁人是不会操那个闲心。看得出大家想买到既便宜又好吃的卤菜,心里还暗暗高兴,婆媳相争,闲人得利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能看穿她们的小心思,但是话还不能直接说,这些个妇人可是一言不合就能吵起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得跟她们好好唠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嫂子,真不瞒您说,我这卤菜的配料可都是上好药材,您去过我那茅屋,在那个风口上,都能闻到浓浓的香味。真是降价会赔本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开张三日便宜卖纯粹是为了让大家都尝尝,她们娘几个也就是忙个热闹,赚个人气。为此还得罪了马庄铁匠家,把人家订购的卤菜都卖给了本村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倒是,听说那天马庄的价格可是二十钱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罗氏毕竟是她婆婆,她若是降价了,那不是抢了婆婆的买卖么?这样的事情她不会做的。尽管罗氏不喜她,甚至虐待过她的孩子,好歹如今不住一个屋檐下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安无事大家都清净。

        顺便的,她把“茅台卤菜”的名字介绍了下,虽说孩子们也姓李,但这卤菜是她搬进茅屋后才琢磨出来的,跟李家那头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后不管是买李家的卤菜还是她的茅台卤菜,这都是大家自个的事情。手头紧的那就买罗氏的,那也是人之常情。她非常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她的卤菜大都卖到外地,也就是赚个嚼头。她们母女几个也没多少地,孩子们都一天天大起来,不能在家等死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这个理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梅娘还是太善了,你婆婆一点情面都不给你,你不知道今儿她是怎么损你的。唉!”这妇人都不好把那些难听的话说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多谢嫂子挂心。我梅娘在下沟村十多年,是什么样儿的人大家都明白,随她去吧。”她催促听信儿的姐妹两赶紧回家,看看老三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挑了半担水,小心地朝家走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头又朝那两人喊道:“嫂子,等过节的时候,或者家里来客人、办酒的时候,我会便宜卖给大家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人连连点头,挥挥手叫她小心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大家伙还想着,这下梅娘肯定会降价卖,那大家不都能得些实惠。特别是条件一般的人家,又馋这口,花上五个钱能买差不多四两肥肠,地里掐一把菜,一起炒了,一家子都吃得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儿的穷人的吃食,是一个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寡淡。

        董梅做的卤肥肠,里面本就带着油,还有那些调料味道,许多人买回去炒菜炖菜都不用加油,稍加点盐,对于他们来说,已是难得的滋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娘?”

        姐妹两都愁眉不展,看着董梅,觉得娘亲肯定有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没有办法。”她耸耸肩,想让孩子们放松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们没有办法阻止罗氏卖卤菜,即使没有罗氏,也会有别的人出来卖,这就是法则,只要是生意就会有竞争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她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,不出错才能走得更远。

        三月十五这日,天边刚翻出鱼肚白,周树根就驾着牛车来到她家门口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是个大场子,每月的初五、十五、二十五都是赶场的日子,数中间这个日子人最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周大伯,您带我们去,那我就放心了。”青莲见到周树根就放心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温和地笑了笑,这孩子也算是在他肩膀上长大,所以比起其他孩子,青莲跟他要亲密些。

        两大桶卤菜被放上牛车,董梅又请周树根搬了小桌子小凳子上去,他一脸狐疑,没见过赶场子这么大阵仗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姐妹俩把家里的小炉子也端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怪不得你叫我带点木炭过来,原来是这样!”吴氏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关好院门,董梅母女坐上了牛逼,见姜秋菊牵着大宝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姜姨,您是不是跟我们一起去?”青柳兴奋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点点头,看了眼董梅,坐在青柳边上,大宝也跳了上去,“我侄儿想看看大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树根见大家坐好了,甩了牛鞭,大声喊道:“走嘞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心些!”吴氏朝着牛车大喊,牵着小青禾的手,小家伙扁扁嘴,还在为没能跟去生气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吴氏蹲下身来,小家伙刚从被窝里拽起来,这会子睡意全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娘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,街上人又多。”她拉着小手,“今天跟着大娘,我们吃鸡蛋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此时鸡蛋没有吸引力了,小鬼头嘴巴翘得老高,连大宝都去了,就她没去,哼!

        牛车比脚力还是快多了,路上挑着担子,背着箩筐的被远远地甩在后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车甚是颠簸,姐妹两紧紧抓着扶手,非常兴奋,嘴角的笑意就没有变过。

        青柳一手搭在胸前的挎包上,这是昨日董梅指导青莲缝制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也许是遗传了梅娘的手艺,小姑娘缝得有模有样,“娘,这不都是跟你学的吗,以前咱家没有布,您教燕儿姐时,我都看着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梅心虚,前世仅能缝个扣子,否则那见不得人的针脚解释不清楚,只道好久没做,手生忘记了,以后有女儿做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看着样式倒蛮配小姑娘的,这块布料用的就是姜家大嫂给的花布,剪了一小块下来做面子。做了个花型的搭盖,打磨了个圆形木扣子,用火戳了两扣眼,当时两姑娘就觉得妙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娘,这扣子方便又好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秋菊也盯着青柳的挎包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姜姨,好看吧?我娘想的式样,我姐缝的。今儿我要装满银钱。”青柳摸着布包,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,好似里面已经装满了银钱。

        青莲拍了她一下,“记住娘的话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记得记得!”

        不就是别斗气别冲动么,再说今儿那小子要去学堂,见不着面儿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,姐妹两叽叽喳喳,董梅也欣赏路边的景色,早上的凉风有点刮脸,不过清新的泥土味甚是好闻。这是她第二次去梧田镇,上次去得匆忙,没怎么细看。

        赶车的周树根也不时扬起嘴角,近日听孩儿娘总在他面前夸奖这弟妹,脑子活络,处理事情周到。

        唉,若是金水兄弟还在,外头赚着钱,家里有个好女人打理,男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?

        姜秋菊偶尔插上一嘴,每到赶集的日子,铺子里最忙,她也常去搭把手。

        牛车被赶到了姜家,这离场子也近,周树根大喊一声:“嘚!”那大黄牛就乖乖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姜春生忙迎了出来,老哥两相互问候。大家都是忙人,在门口聊了几句后,周树根赶着上工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她们来得早,但是还有比她们更早的,站在姜家铺子门前,能看见场子里人多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也不是很正式的市场,这片街道相比较宽些,此处又离中心繁华地段比较近,慢慢地就成了农人聚集卖货或是换货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