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章 燃眉之急-《一介布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世事无常,但一饮一啄,皆有因果,若当初将陆沉拒之门外,刘雍自衬早晚也必将会如恩师般被赶出大齐,最好的下场也不过就是被发配到翰林院编撰经书子籍,而决然不会更进一步,晋为尚书。

    他说不再对陆沉言谢,可心里却仍旧感激万分。

    昔日他帮陆沉进入王府诗会、舌儒学宴,不过是举手之劳。

    而如今陆沉替他在陛下面前说话,那可是将前途都不惜当做赌注了的。

    在刘雍看来,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,还是他欠陆沉太多。

    刘雍也是个有恩当场就报、绝不拖延到日后的人,在心中盘算一番,忽而笑问道:“督监院蒙尘许久,而自焕章你走马上任以来,将那些蛰伏在大齐内外的部下尽皆重启,对内重拾监察百官之权,对外还要维持谍报网,这么一大摊子,纵使院中鹰卫行的是军户制度,无须发放饷银,可也想必是银两短缺,捉襟见肘,焕章只怕已经开始为此而发愁了吧?”

    什么叫做知己?

    这就是!

    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燃眉之急!

    督监院的经费问题,一直为陆沉所苦恼。

    可那时儒家尚未倒台,内阁恐怕绝不会容许户部给督监院大开方便之门。
    第(2/3)页